虽然这也是必须走的一步。但是早走与晚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按照王元庆最初的想法,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肯定要以人道主义援助、战后重建等等名义在印度推行军管政策,等到印度社会秩序稳定下来,物资供应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民众的需求,再考虑解除军管政策通过大选组建正式政权。由此确定印度的政治体制与国家基本结构。
可以说,这么做最稳妥。也最能实现共和国的利益。
提前在印度推行民主制度的问题非常多比如战争对印度人造成的影响。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会对民主选举造成巨大影响,而民主与极端民族主义结合,将使印度再次对共和国构成严重威胁。无论如何,王元庆不希望数十年后再打一场印度战争。
要想达到最初的目的,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按照王元庆的设想,必须先在占领区的管理问题上做出让步,将部分权力交给印度人,而不是由占领军掌握当地民众的生杀大权,由此产生的问题足以让王元庆头痛,比如其他盟国会不会同意这么做;然后还得加大对印援助,尽快在占领区恢复正常秩序,使占领区的民众过上比战前还要好的生活,由此产生的巨大投入也能让王元庆头痛。比如维持几亿甚至十几亿人的生活,就得用光共和国战略粮仓里的粮食,给战争受害者的补偿,也足以让共和国的战争预算增加好几成;最后还得在占领区内扶持一批开明政客,让他们在印度的民主制度建设中挥关键作用,由此带来的问题同样能让王元庆头大,比如如何确定哪些人是开明政治家。就是一个有待商椎的问题。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虽然王元庆知道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但是需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到此,王元庆就不得不考虑一个只有政治家才会考虑的问题,那就是提前结束战争所获得的好处,能不能抵偿为此付出的代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提前结束战争就没有任何吸引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王元庆就会全力支持裴承毅。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无法用投入来衡量。
想到这,连王元庆都不得不承认,裴承毅不但是一个非常有政治头脑的军人,还是一个能够用政治家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军人。
会议上,裴承毅就明确提到,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好处才是最大的好处。
原话是不是这么说的,王元庆已经记不清了,反正就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很多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都无法用金钱衡量。
别的不说,这场战争对共和国外交造成的影响就无法用金钱衡量。虽然通过在舆论宣传上大做文章,成功化解了美国的阴谋,稳住了欧盟,也稳住了俄罗斯,但是随着战争进行下去,在谁都知道共和国能够从战争中获得巨大好处的时候,那些把利益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的国家。肯定不会让共和国独享其美。别的不敢保证。王元庆至少能够断定,美国会在战争后期提出“利益均享”原则,要求共和国在战后放开印度,向全世界开放印度市场,阻止共和国独霸印度。只要美国带头,现在对共和国还和颜和色的欧盟与俄罗斯肯定会积极跟进,瓜分战争带来的好处。
到时候该怎存办?
母庸置疑,共和国不能得罪所有强国地区,更不能站到世界的对立面上。
仅此一点,就必须让战争尽快结束。
换句话说,战争越快结束。西方国家插手印度战后事务的机会越少。与共和国瓜分战争利益的可能性越渺茫。虽然从件交上讲,共和国必须让部分国家尝到甜头。但是外交斗争与军事斗争一样,谁掌握主动权,就由谁来切蛋糕。越快结束战争。共和国手里的主动优势越明显。到时候,就不是西方国家逼迫共和国多分点蛋糕出来,而是由共和国决定怎么分蛋糕,以及给谁多分一点。给谁少分一点。掌握了这个权力,西方国家就得看共和国的脸色行事,而不是跟着美国起哄。如果用得好,印度这块蛋糕还能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导致西方社会两极化。
可以说,这些问题王元庆都能想到,也能处理好。
由此带来的好处,足以让王元庆动心。
从共和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长远国家利益来看,印度战争结束之后,共和国已不存在周边威胁从纪佑国时代开始的战略扩张行动将宣告结束。接下来的数十年,共和国只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准确的说,是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集中力量解决因为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而全面推行政治改革只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算不上主要问题。
毫无疑问。停止
名为“防御”实际上是以积极进攻为主的防御。就像美国在此阶段大力推行战略防御政策,实际上却在处处为共和国制造麻烦一样。完成战略转型之后,共和国肯定会在全世界范围内与各个领域内与美国展开竞争。给美国制造麻烦,想方设法削弱美国的国际地位,打击美国的国际威望。
对付美国,肯定不能单靠共和国。而要利用全世界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