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简雍想去看当时与官军大战的战场,刘备看没什么大事,跟李孟羲说一声之后,刘备带着十几个骑兵,带着简雍,奔赴昔日战场去了。
此日,于李孟羲而言最重要的任务依然是屯田。
屯田过程中能遇到多少事,会发生多少事,谁也说不准,正因如此,李孟羲才特意带着屯田队亲自参与其中,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发现问题。
半日后,到中午,一路走走停停走了十几里路,分下去两百多个屯丁,掌控了十四个屯田点,并迁走了一处人口超过百人的村落,总计,掌控了屯点十五处,控制了田地超万亩之多。
整半个上午,没遇到什么大问题。迁移村落的时候,村人们地里种的有庄稼,村人们不舍庄稼,此中麻烦是,既答应了村人们到五六月份庄稼收完归村人们自己,同时,还得立刻把村人迁走。
两难之处就在这里,说庄稼让村人自己收,结果把人家迁走了,谁会信。
针对此问题,李孟羲采用了票据支付的方式,即,按村人们所种土地亩数,谁人种了多少亩地,约莫收成多少,然后写了票据发给各人。
村人们不一定相信李孟羲的信誉,但是待粮食收成的时候,村人们凭借票据一定能拿到属于自己的一季粮食的。
一路过来的十五个村,村中用水问题依然存在着,十五个村落当中有一个村落没有水井,每日打水是去村旁的小河沟里,虽说古时环境良好,水资源优质,可李孟羲总觉得,随便从小河沟里打的水,再干净也有限,所以,水井最好是每个村都有,为此,打井队得早日组建起来。
春日阳光和煦,到了午时也并不太热,李孟羲抬头看了看天,又回头看了看行走的民夫们,见民夫们状态尚可,便没有停下休息。
一段时间后,后边追上来一伙战兵。
李孟羲还诧异为什么有一伙二三十人的战兵跟了过来,为首的背着弓弩的什长走过来说,乃是奉关将军之令,下村训练去的。
李孟羲顿时了然,他诧异的看着一路急行过来的战兵,他想不到教导队下来的这么快,他惊讶于关羽的速度。
战兵什长擦了擦头上的汗不好意思问,问附近村落在哪。
李孟羲赶紧派游骑给人带路去了。
此时,李孟羲意识到一个问题。巨鹿十万人力散成了成百上千的队伍下去屯田了,屯田队伍尚且需要骑兵侦查引导,这第二批下放的人力,这第二批教导队下去操练百姓,也是得有骑兵斥候负责引导带路的。
但再一想想,骑兵没有了,为屯田,大量骑兵已经派出去了。
教导队看来只能是自己慢慢去找队伍了。
李孟羲目送着教导队走远,看着教导队的士卒们背着行军背囊,帐篷被褥柴草陶瓮等一应皆有,明显是正式的行军配备,看来关羽安排的很细致,教导队带足了生活所需,当不需要从百姓那里征调粮食。
不给百姓添丝毫负担,这是练兵计划推行下去的关键。
年景本来就不好,乡间百姓存粮不多,一家老小还不够吃的,突然来了一伙兵吃大家的粮食,那百姓们肯定抗拒,肯定不情愿,不情愿之下,练兵就难以推行。
李孟羲本想去看看教导队是如何练兵的,又考虑到屯田工作一样重要,略作权衡,李孟羲觉得先把屯田做完再去看练兵不迟。
——
什长赵甲等一众人在骑兵的带领下抵达了一处屯田点,到了之后,按出发前早编好的编制,战甲带着自己同队的其余五个战兵进村找人,剩下的其他人则继续跟着骑兵往其他村落赶。
赵甲领着人到了村里,村中不日前屯丁们已先一步到达了,此时村中大部分人出去下地种豌豆去了,留守的人不多。
村中之人看见兵来,初时警惕,待看到兵们手中拿着一杆【刘】字旗时,再一问,是刘玄德的人,村人警惕大消。
被村人们邀进了屋里,什长赵甲把行囊从肩上卸下来落座之后,他依照着出发前关将军训导的话说,开始说明自己来意。
说清自己来意之后,赵甲晓之于情动之于理,说如今世道不稳,学点本事也好多个保命本钱之类。
依照着安排好的话术,很轻易的,村人们接受了参与训练。
看差不多了,赵甲从行囊上解下弓弩,拿起箭,笑着对面前的长者说到,“老叔,走,我教你怎么用兵器。”
说着,对一旁大娘也道,“走,大婶,也教你。”
旁边大婶闻言感到很是不好意思,连忙笑着拒绝了。
见如此,赵甲好一阵劝,这才勉强把大娘也一并劝走。
到村中谷场所在,赵甲看谷场空旷一片,很适合作为训练场,赵甲此时想到了出发前关将军的交代,关将军特意交代,教授弓弩时,靶场切记得布置的万全,不然,万一一个不甚,箭飞了,伤到了人,到时村人群起而攻,被赶出村耽误了练兵是小事,横死当场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了这里,赵甲令手下几个兄弟先教村人熟悉兵器,他走到长者面前,问村中可有板车,可有麦秸垛之类。
作为一个有人烟聚集的村落,板车和麦秸垛这些常见物资肯定是有的。
之后,赵甲拿着草叉把麦秸拉了一车又一车拉到谷场一头,在谷场一侧堆了很长的一道麦秸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