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手头的物资,如果垒墙,把城中那些残破的房屋中把土胚都扒出来,然后给拉到城外去,把土胚一块摞一块垒起来,很容易就垒出一堵围墙。
军令下达,大量人手和车辆调动起来,满城去收集泥胚去了。
除了城中,城外壕沟里也有不少碎胚,一样可以用于搭墙。
城里城外,到处是忙活的人影。
很快便有装够车的车辆朝城外营地去了,营地周围,建造队的匠人们早一步划好了建造区域。
在平日,若是乡间搭屋盖房的时候,也会在地上画好施工标记的,但画标记的时候,大多还不会用到石灰,石灰也贵,有免费的方法,直接拉绳子一拉,然后用锄头在地上比着绳子砍出又长又直的直线就行,这个方法跟之前李孟羲布置四十里长合围之时用的方法完全一样。
当时李孟羲可是深思熟虑好久,才想到了一个简便好用的测量和标界方法的。那是他不太了解技术与施工,若是李孟羲有在汉末盖过房子的经历,那么要埋伏皇甫嵩的时候,就不用再费尽心思去想该如何布置埋伏了,直接就有现实可行的办法。
李孟羲曾亲自劝说过关羽,说为将者若不知工技,则就不能知舟船栈桥之要,这句话对李孟羲自己而言也是一样,汉末的好多细微的技术细节李孟羲都不知道,甚至还不如关羽了解的多。
幸而,李孟羲对技术相关的东西极感兴趣,不觉中就在查漏补缺了。
建造队的人在营地一圈用绳子量好,比着绳子挖了一圈长沟之后,在营地四周,四条笔直的长沟就嵌套在方形的营地外围,首尾相接的围了整整一圈。
李孟羲在城头看的很清楚,他看到了建造队挖出的长沟,那大概就是土胚墙要垒起的地方。
有了土沟作为标记,施工简单多了,不用太多人的去管理,民夫们拉着车过来,把泥胚从这头沿着沟垒到那头,就是一道笔直无比的墙了。
这个建造方法,还行,李孟羲觉得。
他于是又把见到的知识写了下来。
城外施工现场,民夫们把泥胚从车上搬了下来,随意的一块半块的摞到一起,一车泥胚摞完就走,进城去拉下一波。
施工开始了,李孟羲看到了施工过程,他看到民夫们把泥胚摞一下就算完了,不由眉头皱起,抬头看向关羽,李孟羲问,“关将军,泥胚这样摞起就好吗?不活点泥巴糊一糊?不会露风?”
正昂首目眺远方的关羽回过神来,顿一下,道,“活泥也行。只是天寒地冻的,泥不好挖,也不好活。”
李孟羲挠了挠头,“可,只用土胚垒的话,有缝,还是要进风。”
关羽沉默了一下,“那就活泥糊上去。”
让关羽来看,让刘备来看,让张飞来看,让汉末任何一个人来看,用土胚把营寨垒一圈就已经够好了,只有他李孟羲会觉得泥胚之间的缝会进风,挡风效果会不好。
天,普天之下,皇帝陛下都没这么精致吧。
然而李孟羲就是如此,比皇帝陛下还要追求品质,李孟羲是想到了从城中找到的泥胚不是断的就是碎的,因而墙壁垒起来之后肯定到处是窟窿,肯定漏风,所以他才觉得用泥把墙糊起来。
可听关羽的语气,关羽说天冷,土冻的邦硬,关羽是不赞成糊泥的。
李孟羲眉头皱起,他俯视着城外偌大的营寨,看着飘飞的白雪,他在想,有无必要大费功夫的去活泥呢?还有,又不是建房屋,围墙又没有顶,围墙盖的再严实,风还是能从上面吹进营寨的。
忽而一阵斜风吹来,把城墙垛上的落雪卷起了一阵飘飞的碎雪往李孟羲刮了过来,雪卷到了肩上,又顺着领子落到了脊背里,凉的李孟羲惊叫一声,哆嗦了一下。
关羽见状,道,“雪大,走,羲儿,不在这儿呆了,咱下去。”
“奥。”李孟羲拍着肩上的雪,扭头要走时,他眼睛的余光看到了落了厚厚的积雪的城垛,城垛变成了银色的冰雪的颜色。
“这成雪城了。”李孟羲嘀咕一句。
一般人,不会乱发什么诗兴,不会乱有什么浪漫情怀,雪是天灾,一般人对雪可是厌恶至极,一般人不会对雪不会对积满了雪的冰冷城墙起了欣赏。
可,李孟羲不同啊,李孟羲可是从唐诗三百首一路背过来的,而且,学生时代,各种古文赏析中各种考试都会考雪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各种分析巴拉巴拉。
以至于,李某人虽不是诗人,见了雪,略能欣赏,会下意识感想一句,这城变成了一座雪城了。
那么一个瞬间,纷乱的记忆是想到了哪一句和雪有关的诗,哪一篇文章,已不可而知。
但因为这么一瞬间的联想,雪,雪城,雪城,冰雪的城池啊,一瞬间,这个词汇浮现心头的刹那,相关记忆浮现心头,李孟羲一下停住了,站在了那里。
关羽本要下城,一看,李孟羲站住不走了。
“羲儿?”关羽叫了一声。
“啊哈哈哈!天助我也!”李孟羲狂笑一声,兴奋的蹦哒了一下,“关将军,我们筑一座冰城如何?一座冰雪之城!”李孟羲满脸兴奋的嚎喊着。
关羽愕然了。
——
汉末之时,曹操跟马超打仗的时候,深苦西凉骑兵之利,又苦没有营寨可持,然后忽起北风,有谋士向曹操进言,可令士兵运土泼水,天明之时,自会起一座坚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